奔跑吧,新疆——自治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综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
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自治区系列活动在乌鲁木齐启动,天山南北再掀健身热潮。全区以“石榴籽杯”群众三大球联赛、中国式摔跤推广赛等品牌赛事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赛事、科学指导、项目展示等多元活动,并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
乌鲁木齐市民在新疆体育中心室外乒乓球场、篮球场参与全民健身。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摄
全民健身,在新疆已成生活常态。体育场、健身广场上,随处可见跃动的身影。这些充满活力的瞬间,不仅点燃了城市激情,更生动诠释着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在运动中乐享健康生活,从全民健身迈向全民健康的愿景,正随着天山脚下处处“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的身影,一步步成为现实。
全面参与渐成常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
7月底至8月初,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迎来第三届“工会杯”篮球赛。为期5天的比赛,场场观众爆满。
铁厂沟镇曙光下村88岁的王从政是赛事的忠实“粉丝”,每天必到球场观战。篮球热情在这个家庭传承:王从政的儿子、孙子和孙女都是篮球迷。比赛期间,他的孙女正在阿拉尔市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届青少年运动会篮球赛。
本次比赛冠军队成员、52岁的许才元从18岁就参与镇篮球赛。他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全民健身,全疆“村BA”如火如荼,带动镇上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数量与日俱增。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第三届工会杯篮球赛现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摄
近年来,我区持续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石榴籽杯”群众三大球联赛品牌,全疆各地“村BA”、“村超”、“村排”赛事呈星火燎原之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已经成为聚焦群众参与、引领健身的示范性活动。
自治区体育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举行包括“三大球”在内的全民健身赛事及社区运动会等5.4万场,参与总人次达558万,在国家全民健身平台的排名位列前列。今年截至目前,全区已举行各类活动近1.9万场,参与人次162万,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
场地设施提质升级
今年6月,令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街道吉顺路北社区孩子们开心的一件事,是小区空地已变身为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包含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这是该社区在各级体育部门支持下,争取国家专项支持新疆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资金20万元建设的成果。
“自从有了足球场,小伙伴们高兴坏了!一有时间我们就约着来踢球。”10岁的比拉力·买买提艾力说,以往他们只能在社区办公楼前的空地踢球,人来人往很不方便,现在终于能在球场无忧无虑地享受足球的乐趣了。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街道吉顺路北社区的孩子们在小区足球场踢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摄
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为推动全民健身奠定了基础。《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自治区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区累计建成体育场地88816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7560.15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场地面积达2.88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全民健身日”当天,全疆公共体育场馆全天免费开放。今夏以来,新疆体育中心田径跑道、体育馆二层平台、室外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场以及智能健身器材等均分时段免费开放;11人制足球草坪、室内篮球场、热身场、笼式足球场等实现低收费开放。
近年来,我区着力补齐体育民生短板,投入大量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保障全疆107个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
体育赋能多维发展
今年2月,自治区首届“石榴籽杯”中国式摔跤推广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项目选拔赛在吐鲁番市举行,吸引疆内外14支队伍近200名爱好者参赛。
摔跤在新疆拥有深厚群众基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国式摔跤一经推广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赛事不仅切磋了技艺,更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运动员,最终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决赛中斩获1金1银1铜和1个第五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我区着力激活体育消费新动能,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赛事引领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旅游、拉动消费,体育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8月3日,2025年中国自行车骑游大会(山系列)暨“骑行木垒 畅游天山”天山木垒首届KOM爬坡赛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举行。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摄
8月3日,2025年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山系列)暨“骑行木垒 畅游天山”天山木垒首届KOM爬坡赛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平顶山举行。来自全国的16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穿行麦田,领略新疆大美风光,流连忘返。
8月底,2025中国大海道(国际)摩托车拉力赛将在哈密市开赛。去年首届赛事期间,共计接待游客38.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亿元。
此外,我区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冰雪、“三大球”、摔跤、拳击等项目交流合作,在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促进文化交流与民间交往,充分展现中国新疆开放自信、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