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谈|用心才能让农民工安“薪”
新闻:今年以来,自治区人社厅积极对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平台数据归集与应用能力。同时,完成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底数摸排,将政府、国企所有项目及3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平台,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规范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
链接:上半年新疆7620个工程项目纳入数字化监管 百万农民工安“薪”无忧
漫谈:新疆大学碳基能源资源实验楼的工地上,蔡东祥师傅说起“新薪通”,眼中闪烁着安心的光芒。这个能实时查看考勤和工资明细的平台,已连续四个月保障他准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作为新疆持续优化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新薪通”正在为百万农民工织就一张坚实的“安薪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将7620个工程建设项目、101万农民工纳入平台实时动态监管,通过专用账户监管发放工资129.8亿元,在建项目制度综合落实率达91.2%。
农民工工资发放事关千家万户生计,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新薪通”的推广使用,将工资发放转化为阳光透明的明白账、放心账,既照亮了务工人员的钱袋子,也彻底堵住了欠薪的灰色地带。报道中提及的项目“零投诉”,正是这个监控预警平台发挥作用的最好证明。
数字化监管不是冰冷的系统运转,而是带着温度的服务升级。让信息多跑路、工人少跑腿,这种打破部门藩篱的协同联动,折射出的是将农民工权益真正放在心上的为民情怀。有关方面表示要 “持续深化欠薪治理”,这个“持续”二字,正是民生工作的真谛所在——好政策从来不是纸面文章,而是需要年复一年地紧抓不放、步步为实。
农民工的工资卡,连着千家万户的好日子,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蔡东祥的“很安心”,到百万农民工的“安薪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有关方面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是对劳动价值的崇高礼赞。让农民工安“薪”,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活,而是需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用真心换安心,用细节筑根基。这份用心,才是最坚实的“保障网”。(魏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