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我在岗|“三个心”+“三个一”,伊犁警营姐妹花办理户籍有一套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
5月1日,伊犁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和搭档赵文静照常办理户籍业务。因为经验告诉她们,利用节假日返乡来办事儿的群众较多。
5月1日,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右)和赵文静利用走访机会,为辖区群众送上办好的户籍证件。王鹏飞 摄
这对警营姐妹花,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洪纳海边境派出所的“户籍黄金搭档”。
哈尔丽哈西已在户籍窗口工作10年,赵文静也快有5年了。她俩工作的地方在昭苏县洪纳海镇。
在边境派出所的业务流程中,户籍是一扇小窗口,没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但关系民生冷暖,连着千家万户福祉。
赵文静的“三个心”
“再热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再细心一点 ”。这是赵文静来到户籍窗口的体悟,也是始终秉持的工作原则。
今年初,辖区一位居民在外地工作,其妻刚生产完,年迈父母因身体欠安行动不便,没有及时给新生儿落户,不料孩子因有黄疸急需就医,可是没有户口簿无法办理入院。赵文静闻讯立即登门服务,第一时间把新生儿户口簿送到家。
辖区居民李先生回四川老家买房子,不料弄丢了户口簿,赵文静及时给他补办并寄回了老家,让他如愿办妥了购房事宜,避免了来回跑趟子的麻烦,还节省了路费开销。
从总站政治处蓝盾警营文化服务队调入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窗口工作,从开始的“小白”到业务“扛把子”,近5年来,赵文静先后接待群众来访一万多人次,为5500多人办理身份证,办理户口迁入、迁出1700多次,新生儿出生落户490余人,为10位无户籍人员补录了户籍信息。为群众变更姓名等180余人,查找群众户籍底卡档案材料帮助解决群众困难600余人次。此外,她还积极与地方民政、社保、退役军人事务局、银行、医院等多部门、机构对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把业务练得再精一些,接待群众再热心一点,解释说明再耐心点,办事再细心一点,群众就能安心一点。”赵文静说。
今年3月,赵文静和哈尔丽哈西双双作为昭苏县优秀妇女代表,受到表彰。
今年“三八”节,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右二)和赵文静(右一)受到慰问。王鹏飞 摄
哈尔丽哈西·君居马的“三个一”
“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这是哈尔丽哈西迎接办事群众的开场白。
“准备材料过程中如果遇到啥问题,您随时问我,不要怕麻烦我!”5月1日,户籍室里人来人往,她叮嘱办事群众的声音随和、温暖。
办理户籍业务看似平常,实则牵涉诸多复杂事项。在户籍窗口服务的十年里,她总结出“三个一”工作法:以一个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名群众,用一次性说明消除群众疑问,凭一丝不苟的严谨办好每一项事务。
哈尔丽哈西精通国家通用语言和俄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并凭借无障碍的语言沟通为群众提供贴心、高效的服务。
5月1日下午,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左一)和赵文静(右一)走访居民,宣讲户籍办理最新政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王鹏飞 摄
4月2日,户籍室里,一位老人来咨询孙女身份证过期事宜时,与旁边熟人聊及孙女患有脑瘫。哈尔丽哈西听闻此言,就与同事刘丙舰一同前往老人家中,采集照片、办理新证,并垫付了费用。像这样的贴心举动,哈尔丽哈西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这儿的很多乡亲们分布在山区、牧场,来办事不容易,我们说话得慢些,交代事项得细些,语气还要温柔些。”哈尔丽哈西用打比方、举例子、写便签等方式,把户籍术语翻译成大白话,把事项流程讲得清晰明了,把“你去办”变成“咱们一起想办法办”,让老乡们安心、便捷办完事儿。
十年来,户籍工作零投诉,这是哈尔丽哈西交上的另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