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豆科牧草野生资源调查与育种应用项目在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楠 实习记者 巴丽江·毛里别克)8月8日,新疆豆科牧草野生资源调查与育种应用项目启动仪式在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次项目启动是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响应人才强国战略、助力地区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地区豆科牧草研究与产业应用迈入新阶段。该校通过第三批“2+5”重点人才计划,引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6人援疆团队。
活动现场,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建江强调了项目对学院学科建设、地区畜牧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期待借助援疆团队力量深挖豆科牧草资源价值,赋能地方生态与经济双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台、徐云远及一级工程师陈丙堂依次介绍项目规划:团队将通过野外资源普查、种质创新育种、示范推广应用等环节,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以科研引领、人才培养为纽带,助推学院科研水平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随后,援疆团队围绕项目实施路径与预期成果展开交流。团队指出,地区豆科牧草资源禀赋独特,将发挥科研优势联合地方力量,构建“资源挖掘—育种攻关—产业应用”闭环。从野外资源地毯式普查到种质基因库搭建,再到适配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培育推广,让科研成果扎根边疆沃土,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良性互动。地区科协党组书记张华勇肯定了项目对畜牧业提质、草原生态修复的双重价值,表示将从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后续,我们将开展首批野外资源调查与野生资源收集育种工作,在种质创新实验室建设、本土技术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地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支撑。”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教师杨登茂说。
[责任编辑:许恒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