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趣中学习,在创作中成长 “红领巾小课堂”绘就暑期成长多彩画卷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 通讯员 阿贺叶迪力·努尔兰 唐雯静)暑假以来,地区团委、少工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返乡大学生为本地少年儿童提供假期志愿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8月4日,在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雪都社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张瑞希正为孩子们讲述漆扇的历史——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以精湛工艺与雅致纹样,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随后,张瑞希现场示范漆扇制作技巧,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孩子们挑选好扇子和颜料,小心翼翼地将颜料滴入水中,再将扇面缓缓旋转浸入色彩交融的水面。尽管手法略显稚嫩,但每把扇子都绽放着童真与创意。“这是我第一次做漆扇,虽然有点复杂,但很有成就感。这堂课不仅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孙浩然兴奋地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空中,指尖艺术品——掐丝珐琅画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9日,福海县永安路社区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掐丝珐琅画工艺。从“掐丝、点蓝、固化”的传统工序讲解,到示范如何用金丝勾勒图案轮廓,再到指导矿物颜料填充色彩,孩子们在阳光下专注创作。当以“民族团结”“花鸟祥瑞”为主题的作品完成时,铜丝金线闪闪发光,孩子们捧着成品惊叹连连,脸上满是骄傲。这堂课不仅让古老的技艺在指尖跳跃,更在童心里种下了一颗传统之美的种子。
“当金丝在手指上绕来绕去,最终成为自己喜欢的形状,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制作掐丝珐琅画需要沉下心来,整个制作过程中内心非常平静。我觉得这些技艺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学生陶子琪说。
7月18日,布尔津县布尔津镇友谊峰社区举办“创意涂鸦 温情陪伴亲子涂鸦面具兴趣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郭甜甜引导孩子们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面具创作,鼓励他们用画笔和彩泥大胆呈现。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面具上涂鸦:红脸的关羽象征忠诚勇猛,黑脸的包拯代表正直公正,蓝脸的窦尔敦展现豪爽勇猛,每一个面具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画的是孙悟空!他的脸是红色的,眼睛很大,还有长长的睫毛,他特别厉害!”学生陈嘉睿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7月21日,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红领巾课堂联合富蕴县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爱国涂画传薪火 童心向党伴未来”主题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实践+爱国主义创作”,为辖区50余名少年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
孩子们手持画笔,以天安门、长城、五星红旗、航天飞船等元素为灵感,用画笔描绘平安家园与科技强军画面。“安全是成长的基石,爱国是生命的底色。”富蕴县星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程兆彪说,“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记录安全知识、传递爱国情怀,成为家庭和社区的安全小宣传员。”
“红领巾小课堂”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依托返乡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搭建起青少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从知识传递到精神培育的升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少先队实践育人效能,创新活动形式、优化课程体系、搭建成长平台,引导全地区少年儿童树立爱党爱国情怀,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让红领巾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地区团委副书记海妮·胡马尔别克说。